|
 |
鰟魮魚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 出自 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。 1.《爾雅》郭蹼注:(鰟鮍魚)小魚也,似腸子而黑。 2. 孟銑:卿魚與JIE,其狀頗同,味則有殊。其魚腹上有米色寬大者是卿,背高腹狹小者是JIE,其功不及卿魚。 3. 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橢魚一名鰟鮍魚,形類卿魚而小,扁身縮首,頗似竹蓖,處處湖澤有之。冬間煮食味美,夏、秋微有土氣,味稍不及。
【拼音名】Pánɡ Pí Yú
【英文名】Chinese bitterling
【別名】魚婢、妾魚、青衣魚、旁皮鯽、鰟魮鯽、文魮、糠片魚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鯉科動物中華鰟鮍魚的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Rhodeus sinensis (Gunther) 采收和儲藏:常年均可捕撈,捕后,除去鱗片及內臟,洗凈,鮮用。
【原形態】中華鰟鮍魚,體側扁,卵圓形。頭小,眼大,口端位,下頜稍短于上頜,無須。鰓耙短小,外側10枚。下咽齒1行,5-5,齒面光滑,無鋸齒。側線鱗不完全,僅在鍶蓋后緣有側線鱗3-7片,背鰭2,9-11,超點在體中部。臀鰭起點正上方后黑色縱紋更為顯著。鰓孔后方第1個側線鱗及4、5個側線鱗上均有1個很不明顯的黑斑。雌魚具長的產卵管,背鰭前部有1個大黑點,尾部上的縱紋比 雄魚為細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環境:棲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池沼中以藻類植物為食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東、華南一帶,以及長江流域與其附屬水體。
【化學成份】肌肉含蛋白質,肽類,氨基酸,脂肪,膽甾醇(cholesterol),胡蘿卜素(carotene),葡萄糖=-6-磷本以脫氫酶(glucose-6-phosphodehydrogenase),乳酸脫氫酶(lactate dehydrogenase)。腦含乙酰膽堿酯酶(acetylcholinesterase)。
【性味】味甘;性平
【歸經】肺;腎經
【功能主治】補氣健脾;解毒。主久病體虛;痘毒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煮食,100-200g。
【各家論述】 1.《滇南本草》:煮食令人下元有益。添精補髓,補三焦之火。 2. 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益脾胃。 3.《醫林篡要》:善發瘡,可用以起痘毒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|
|
|
 |
|
|